栏目分类
热点资讯
《认知觉醒》:人这辈子,必须经历3次觉醒!
发布日期:2025-03-07 18:25 点击次数:197
这本书是作者的首次尝试,却在两年内突破了40万册的销量,掀起了认知学习的热潮。
读者们纷纷在豆瓣上留下了1.7万条评论,高达8.1的高分;在微信读书平台上,有超过160万人阅读,并以惊人的91.2%的推荐度被赋予“神作”的美誉。
图片
周岭,这位作者曾一度和很多人一样,对自己和生活缺乏清晰的认识和主张。
业余时间,他几乎被那些不需要思考的消遣活动所充斥,酒局、聚会、视频无时无刻不在占据他的生活。
直到某一天,一位朋友的转变成为了他的启发,像一记重击让他醍醐灌顶,意识到自己不能再这样糊涂下去了。
他开始着手广泛涉猎各种知识,不断学习,同时付诸实践。这个过程中,他从一个普通人逐渐成长为一位畅销书作家。
《认知觉醒》就是周岭借助部分思考和总结的成果所著,被众多网友奉为能够“引领普通人摆脱迷茫”的经典之作。
通过阅读这本书,人们发现了三次觉醒的重要性。这三次觉醒,被认为是人生转变的契机,是通向成长的关键路径。
01 人生,是一场消除模糊的比赛
在大学时,董宇辉的口音十分浓重,每次回答问题都引来了一片哄堂大笑。
有一位老师开玩笑说:“我从你的英语里能清楚地听出你的老家在哪里。”
这些师生的嘲笑令董宇辉感到非常尴尬和羞愧,但他决定下定苦练口语的决心。
在每一天的坚持努力下,他的口语水平有了巨大的进步。
老师不仅在课堂上表扬他,还让他带领外国朋友参观西安。
其实,我们面对学习上的困难、工作中的挑战,以及生活的重担时,90%的焦虑都根源于对模糊未知的恐惧。
当我们明确知道如何达成目标、或者成功的途径时,焦虑感会减轻;
即使了解自己可能无法成功,焦虑感也会转化为遗憾和难过。
周岭认为:“人生就像一场消除模糊的比赛,谁的模糊越严重,谁就越陷入混沌;谁的模糊越轻微,谁就越能保持清醒。”
个体间的差距正是由对待模糊事件的态度所决定。
就如董宇辉,如果他没有克服困难,努力练习发音,那他极可能错失在新东方工作的机会,也不会在全网爆红。
为了掌握人生的方向,首要任务是消除模糊,创造清晰的路径。
具体该如何做呢?可以试试这两个步骤。
1. 直面问题,以终为始
正视问题,是成长道路上的第一步。
逃避困难或问题,虽然会给予短暂的安宁,但问题本身并不会因此而消失。问题的存在是客观事实,而且随着时间推移,它可能会变得更为棘手。
这本书深刻指出,逃避问题可能导致问题潜藏于潜意识中,变得更加模糊。这种模糊性可能让原本可解决的小问题变得棘手。
所以,最佳消除模糊的方法是勇敢地直面问题、分解它们,积极寻找解决之道。
当我们陷入困惑,找不到切入点时,可以将问题的解决方案视为起点,从那里逐步倒推解决方案的过程。
2. 写下想法,付诸行动
周岭开办了一个“问答专栏”,在与数百人交流的过程中,发现了一个共通的解决之道:将想法记录下来。
他认为,书写不仅能够将模糊的想法转化为清晰的文字,还能调动更多理性的思考资源,从而更全面地分析事件。
在书写时,他建议不断向自己提问,直至找到引起不愉快情绪的根源。接着,认真审视是否真的有必要担忧。
如果不必要,那就很好;但如果有,便寻找解决方案,并将这些想法付诸行动。
图片
02 变卓越的秘诀
完善个人认知体系
张丽俊分享了一个公司90后合伙人的故事。这位年轻男生因着他出色的PPT和极其严谨的逻辑而引起了张丽俊的关注。
张丽俊随后安排他去咨询部门参与案例分析,尽管男生面对从未接触过的新任务时感到非常为难,但他仍然勇于尝试,表示“我试试看”。
他展现出了强大的学习能力和开放的心态,让他在每项任务中都表现出色,甚至常常能将所学应用到其他领域。
因此,他不断受到重用和提拔,仅用了两年的时间,便从普通员工的位置一路晋升到了公司的合伙人。
面对问题,普通人常局限于眼前的细节,而高手则致力于完善自己的认知体系,不仅关注点,也注重点所涉及的全貌。
解决生活和工作中的难题需要我们能够运用广泛的知识,将零散的信息点连接起来,建构起自己的认知网络。这样的系统性思维,能够让我们更高效地应对挑战。
周岭提出了一个关键点:“从各种不同的认知体系中获取有价值的内容,然后将其拼接成为自己的认知网络。”要提升个人认知体系,制定高质量的决策,可以尝试三个方法。
1. 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
在学习过程中,我们或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:虽然当时对所学内容感到震撼,但第二天就记不太清楚了。
这往往是因为被动学习方式,像是听讲、阅读或试听,只是让知识浮于脑海表面,并未深入思考,所以只有不到三成的信息能留存。
相比之下,主动学习方式如讨论、实践、教授给他人,能将留存率提高至五成以上。通过转述或与他人交流,我们能够产生更多的思维火花,深化对内容的理解和记忆。
2. 善用缝扣子学习法
学习时,我们的大脑接收着巨量信息,但如果不留意关键内容,它很容易像一阵风般匆匆而过,留下的记忆也会瞬间消失。
有一位知名的罗振宇提出了一种“缝扣子学习法”,把新的知识好比缝扣子,精巧地连接到我们已有的知识体系中。
他每天都坚持写下五篇阅读心得,有时只是几个字,这种简短的记录让他的已有知识对新知识有所反应。
通过运用自己的经验和知识解析新学到的东西,新知识就能更深地融入大脑,同时也巩固了原有的知识结构。
3. 让知识点之间产生关联
学习的路上并非简单地收集零碎知识,而是建立起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。
正如《认知天性》提到:“你脑海中的知识是否能够在需要时充分运用,取决于最近你是否有用过它们;还取决于你用来连接这些知识的线索是否充足,是否生动,以及你是否能迅速调取出这些信息。”
每次建立联系,都是对认知进行提取和重新组织的过程。
要实现最高效的学习,激发思维的飞跃,必须在积极获取知识、保持好奇心的基础上,不断尝试关联、检索,并经常问自己:
这个理论还能解释哪些现象?有哪些类似的知识点可以与之对应?
图片
03 对生活保持觉知
及时更正前进的方向
在一次聚会中,周岭陷入一种奇怪的状况,似乎有很多生活细节完全从记忆中抹去,就像他当时并未亲身经历过一样。
这突如其来的“空白期”让他感到焦虑,仿佛自己变得无法回忆过去几年发生的事情,甚至连最深刻的经历也难以回忆。
为了化解这种状况所带来的焦虑感,周岭下定决心详细记录下每天的日程和内心的感悟。
这个“每日反思”的习惯逐渐成为他生活中的一部分,帮助他更深入地了解自己的生活和思维。
随着持续坚持,“每日反思”给了周岭许多正面的改变:他的认知水平提高了,对时间的把握更为敏锐,甚至可以更平和地处理各种琐事……
他深有感触地说道:“觉知,自古以来一直是精英们修炼自我的方式。”
真正厉害的人,都会有意识地反观自己的思维、行动和情绪,如此才能及时改正错误,拥有快速成长的可能。
以下三个方法,助你提升觉知力,拓展个人边界。
1. 持续反思
通过持续反思,人们可以不断提升自己,避免陷入表面的勤奋而无法实现真正的成长。
这种自省的过程可以体现在多种形式上:比如详细记录事情的经过,让自己能够随时回顾;深入分析问题的根源,多次询问为什么,直至获得深刻的启发;然后制定改进方案,总结出一个有深度的认知或行动点。
反思并不局限于字数,关键是能够让自己发现问题、解决问题。这种习惯有助于我们不断提升自我,不断改进。
2. 练习冥想
通过冥想来提高专注力是一种优秀的大脑训练方式,它在普通人和聪明人之间产生了巨大的能力差异。
在冥想过程中,人们可以通过放松身心、集中注意力在呼吸或感受上来提升专注力。
这项健脑活动被神经科学家Sara Lazar的研究证实,可以增加左侧海马体的厚度,从而有助于提高学习能力、认知水平以及情绪调节。
冥想不仅是一种训练,更是一种促进认知能力和缓解焦虑的有效方法。在静谧的环境中,渐渐地放松身心,并专注于自己的呼吸或感受。当注意力不经意间走神时,温和地将其拉回来,这是冥想的基本步骤。
3. 觉知情绪
在情绪高涨时,我们的心智带宽会受到影响,降低了认知、行动和自控能力,进而影响我们的判断力。
学会觉察并控制情绪,可以防止负面情绪不受控制地蔓延,让我们能够专注于解决问题。
心理学中有一个叫做“情绪ABC理论”的经典概念。A代表外部事件,B代表我们的信念,而C则是情绪反应。
这个理论告诉我们,我们对事件的解读是基于我们当前的信念,从而引发相应的情绪反应。
改变我们的信念就能改变我们的情绪。当面临问题时,尝试通过改善我们的认知来调整情绪。用积极的信念替换那些容易导致负面情绪的消极信念。
通过根本性地调整我们对情绪的认知,我们能够更有效地解决情绪问题。
▽
《认知觉醒》的自序传达了这样一个理念:“真正的觉醒来自内心的追求,它需要长远的眼光,持久的耐心,以认知的力量和时间为伙伴。”
这种觉醒被看作实现转变的先决条件,而坚定的实践、持续的反思与改进则是持续进化的秘诀。
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,唯有当认知和行动完美结合,才能做出明智的抉择,在人海中脱颖而出。
愿你我都能在这股觉醒之风的推动下,昂首向前,超越自我,登上新的人生高峰。
点个「赞」 「在看」,支持我们👇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下一篇:没有了